76年,耿飚接管广播局前,为何一定要华国锋给自己手令?
一九七六年十月,北京,晚上八点多,耿飚接到电话,华国锋叫他去怀仁堂,事情急,他马上出门,坐车赶到地方,怀仁堂里灯亮着,华国锋和叶剑英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又有点轻松,好像大事办完了,又好像才刚开始,华国锋对耿飚说,四个人抓起来了,现在你去广播局,把电台电视台管起
一九七六年十月,北京,晚上八点多,耿飚接到电话,华国锋叫他去怀仁堂,事情急,他马上出门,坐车赶到地方,怀仁堂里灯亮着,华国锋和叶剑英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又有点轻松,好像大事办完了,又好像才刚开始,华国锋对耿飚说,四个人抓起来了,现在你去广播局,把电台电视台管起
正月里,周总理走了,全国人民的眼泪还没擦干,七月朱老总又离开了我们。刚熬过这锥心的痛,九月九号,毛主席也永远闭上了眼睛。短短八个月,三位撑起国家的巨人接连离世,就像一艘大船突然没了舵手,全国上下都慌得没着没落。天安门广场上的追悼会,一百万人黑压压站着,哭声震天
“追悼会第二天就飞回上海,连副主席都不当了,这老太太真刚。”1976年1月15日,天安门广场白花成海,83岁的宋庆龄刚献完花圈,耳边就飘来一句“孙夫人带俩外国丫头亮相,想给总理贴金”。她当场黑脸,十五分钟后车队直驱南苑机场,夜里落地上海。三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中,有这样一位传奇将领:他从赣鄱大地的田垄间走出,历经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淬炼,更在共和国数次历史关头挺身而出,以一生忠诚守护中枢安全,以果敢担当书写历史荣光。他就是开国少将汪东兴,一位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一直要
1976年,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当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宣告了这一消息,顷刻间举国陷入巨大的茫然与忧虑之中。彼时周恩来、朱德已于同年先后逝世,邓小平被撤销职务,华国锋作为新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能否稳住局势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电视剧《依依向北风》中的知青们在经历了无数激情燃烧的坡坡坎坎和坑坑洼洼后,终于迎来了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拨乱反正的美好时光了,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怀希望的笑容。乔正君因自己还有案底未消,差点没有报上名,后在刘天瑶对他死皮赖脸的一见钟情下,终于通过官
1949年10月1日的午后,北京的秋风掠过天安门城楼。身着灰色中山装的毛主席向人群挥手,那一瞬间,站在他左侧半步位置的周总理眼神坚定,像在对世界宣布:这片古老土地将由他们共同守护。自此,一段穿越风雨的政治搭档拉开序幕,而真正让两人情谊升华的,却是二十多年后接踵
1974年,周恩来病重后,张春桥盯上了国务院总理这一职位,但他要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因为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四人帮”不得人心,并对他们提出了多次批评。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仍然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并主持国务院全面工作。张春桥的“总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隔离审查”,22日,《人民日报》进行了公开报道。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四人帮”垮台的消息是如何迅速传遍全国的?“小道消息”在人民大众中又是如何悄然传播的?人们得知喜讯初则震惊,既又怀疑,随后便是惊喜,这种得到重大喜讯唯恐不确
叔叔的忙,是一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没有休止的忙。他忙着看报,看文件,看书;他忙着伏案疾书,写社论,写评论,写新闻报道;他忙着起草中央文件,替毛泽东起草电报,起草指示,替中央领导写讲话稿,参与中央决议和重要文献的起草。他一生都是这样永无休止的
梁晓声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作家。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以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和出色的文学创作成就,见证着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被誉为“时代书记员”“平民代言人”。“梁晓声说人说事说人生书系”,从梁晓声大量生活随感、社会随笔和人生随想中,突出思考
中南海,华国锋的书房里,灯火通明,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缭绕的烟雾让灯光都显得有些昏黄。
“1976年9月8日深夜,中南海灯火昏黄——‘东兴同志,主席身体不行了,你得有个准备。’”医护人员压低嗓音的提醒,在幽暗走廊里回荡。那一晚的脚步声、呼吸声,至今仍被值班警卫视作记忆深处最沉重的回音。
说起华国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老实”,连毛泽东都说他是“老实人”。1955年,华国锋第一次见毛主席。当时他只是个县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们一起汇报工作。
当时,群众们以悼念周恩来总理为名,实则是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强烈抗议。人们纷纷来到天安门广场,敬献花圈,张贴诗词,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然而,这场正义的运动却遭到了“四人帮”的强硬镇压,他们污蔑群众的行为是“反革命政治事件”,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压异己。此后
1975年至1976年间的“评水浒、批宋江”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特殊政治文化事件。它由毛主席对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评论而引发,在特定形势下,被“四人帮”蓄意扭曲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场运动的全过程,清晰折射出“文革”末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生态。
1969年3月,孙玉国率领人数和装备都远远弱于苏联军队的部队在珍宝岛力挫强敌,维护了祖国安全和民族尊严,此后他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并被多次提拔,年仅33岁就官至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可惜的是,后来孙玉国跟着“四人帮”犯了一些错误,“四人帮”被粉碎后,他被停职